记者从朝阳区获悉,亮马河24桥已经修葺一新,现在每一座桥都拥有独特的名字,每个风景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经过周边生态治理,亮马河实现了游船通航,周边商业环境也大幅提升,悠悠水文化赋予了亮马河独特的“亲水魅力”。
24桥名称含义各不同
(资料图片)
从东三环友谊桥乘船出发,经蓝梦桥、水碓桥……再到织锦桥结束游程,24座桥如同亮马河6公里游船航线上的颗颗明珠,展现着自己特有的神韵和风采。
亮马河上的24桥分别是“友谊桥、麦家桥、好运桥、蓝梦桥、琉璃桥、饮马桥、观澜桥、水碓桥、碧沙桥、和光桥、问渠桥、春谷桥、燕鸣桥、彩虹桥、午阳桥、银安西桥、银安桥、银安东桥、润泽桥、仓廪桥、活水桥、日升桥、连心桥、织锦桥”,与整体景观设计主题呼应形成“国际风情、园林风彩、古都风貌、自然风光”四大主题段。
在桥梁的命名上,朝阳区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譬如“问渠桥”摘自朱熹《观书有感》“问渠哪得清如许”;还结合了地脉传承,融入了乡情乡愁,如“织锦桥”所在八里庄街道在历史上的支柱产业是纺织,同时,织锦在民间有吉祥寓意,传达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桥名还蕴含“国际化”含义。“‘友谊桥’是我们开启亮马河通航的第一座桥,它临近燕莎友谊商城与命运共同体广场呼应,寓意北京与世界相连友谊长存。”朝阳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桥梁设计各有特色
24座桥梁的设计也是各有特色。游船经过郡王府闸,将穿过4座序列桥,即“午阳桥、银安西桥、银安桥、银安东桥”。郡王府给序列桥梁增添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是通航航线上最具古都风韵的节点之一。四座传统拱桥造型相似,细节各有不同。序列桥梁整体造型均为对称形式,桥梁提升设计翻新桥面并进行细节设计处理;桥身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以灰色石材错缝铺装,桥身两侧嵌入龙纹石雕。
“观澜桥”是 “24桥18景”游赏序列中的第7座桥梁,凭借同弧不同心的环状造型、与环境融合的轻盈姿态以及精致细部设计,成为亮马河通航航线上桥梁序列中最独特的存在。在区域上,观澜桥与蓝色港湾码头、贝壳剧场遥相呼应,三处景观节点以湖区为中心,形成相互对望的“金三角”,共同形成支撑湖区内的景观构筑物标志风貌。
“观澜桥的设计有三大创新,一是造型上创新,以最小化工程量介入新建桥梁,低碳介入,利旧更新;二是结构创新,借助保留的闸墩,通过巧妙的工程设计,使新桥建设后可转变形态,以恢复叠梁闸功能,应对特大洪水的极端情况;三是功能的创新,桥上形成便捷通行功能与良好的景观空间功能,桥下满足双向通航功能,形成通航航线上的景观地标,在桥上形成独特位置的观景平台。”朝阳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河道复兴引领城市更新
24桥只是亮马河建设的一个缩影。亮马河以河道复兴引领城市更新,在生态治水过程中融入水文化研究,已从单一的水利工程成功转型为一个集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景观、水经济于一体的国际风情水岸。
在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建设过程中,朝阳区围绕河道治理,改建驳岸、绿化美化、照明亮化、桥梁抬高、运营航线等方面进行全面景观环境提升。在滨水治理方面,朝阳区从“工程治水”向“生态治水”转变,除打造亲水水岸外,还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为让水中的动物安家,根据河道特点科学配置,混合种植了诸如矮生苦草、狐尾藻等沉水植物和菖蒲、芦苇等挺水植物,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为水生动物提供了多样化的栖息场所。
在亮马河日常的维护管理上,除建立河湖长制,河道管理单位每日专人巡查,率先引入物业专业管理外,还加强社会动员,发动沿河企业、辖区居民,共同参与到河道环境、岸线秩序、文明游河、文明亲水等河湖管理中来,加强水环境保护。“亮马河的治理不仅仅是水的治理,水环境的保护,更是让人们能享受水,亲近水。”朝阳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亮马河的治理过程中融入水文化研究,以河道复兴引领城市更新 ,推动河岸沿线文化商业带建设,把最好的空间提供给市民、游客。同时,还激发了区域经济活力,形成了京城东北部地区的一条重要滨水商业带。
(原标题:亮马河24桥“一桥一景一故事” 已经全部修葺一新 将以河道复兴引领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