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于里
2023年6月14日,据黄永玉家人发布的消息,黄永玉于6月13日凌晨辞世,享年99岁。家属遵从黄永玉生前最后一份遗嘱,“我希望我的骨灰作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
很快,黄永玉去世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第一位,网友纷纷表示哀悼,媒体悼念文章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资料图)
只是这样的评价并不是一贯的。半年前的2023元旦前后,黄永玉也上了一次热搜,在热搜中遭遇一些质疑,起因是他给中国邮政的兔年生肖邮票绘制兔子的时候,画了一只“龇牙咧嘴”的蓝色兔子,一些网友诟病这只蓝兔子“怎么看都透露着强烈的妖气啊”“想起来童年阴影”“被国外文化渗透了”……
争议或者批评不会湮没黄永玉的人格光辉,反而衬托他的稀缺。黄永玉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倒可以从元旦前后的这起邮票风波体现出来,即,哪怕与公众审美、与时代氛围存在一定的“错位”,黄永玉仍然坚持他自由的意志和个性。
▌从邮票风波说起
兔年春节即将到来之时,中国邮政于2023年1月5日发行《癸卯年》特种邮票,一套两枚,并请来黄永玉设计。黄永玉与生肖邮票有很深的渊源——1980年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就是黄永玉设计的,这枚猴年邮票发行初市值8分钱,现已升值到至少1.2万元一枚,整版价值已超百万。
这次的《癸卯年》第一枚名为“癸卯寄福”,用蓝色描绘了一只右手执笔、左手持信的睿智卯兔,第二枚邮票名为“同圆共生”,描绘了3只兔子首尾相接、奔腾不息的场景。
正是“癸卯寄福”的设计引发不小的争议。这是一只蓝色的兔子,身躯肥硕,瞪着一双红色的眼睛,呲着一对雪白板牙,几根长长的胡须左右支棱着,张着鲜红色大口,足下三只利爪……一些网友认为这只蓝兔子透露出一股“邪气”,认为它根本不像兔子,更像耗子。
网络热搜上一度对这次的邮票设计争得热火朝天。很多人支持黄永玉,认为老先生直率坦荡、落拓不羁、自由自在,蓝兔子的设计就跟他的个性一样,不拘泥,不按套路出牌,个性十足。
也有颇为“主流”的声音认为,艺术创作可以讲究个性,但生肖邮票的设计不一样,它得考虑全民审美。每年的生肖邮票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邮票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公共产品,寄寓着大众的美好感情和祝福,也就必须将大众的心理诉求与审美接受纳入其中,只要大众认为“不好”,就是“不好”。
换句话说,这次邮票风波的本质是黄永玉的艺术个性,与大众审美的一次错位。批评者认为,“错位”就是错误,但另一美术大师韩美林对此事的点评,道出了黄永玉的可贵。韩美林说,“黄永玉先生设计的邮票给我带来一种新的想法,因为他的‘胆大’,我们艺术界讲‘可贵者胆’。最可贵的就是胆量,他的胆量就挺大的。”
作为国画大师,黄永玉显然知道大众审美是什么样的,也知道这只“特别”的蓝兔子不见得与大众审美契合。但在“随大流”,与“可贵者胆”之间,黄永玉选择了后者。确实,不论网友是否接受,左手执信、右手执笔、大绘“蓝图”的蓝兔子,恐怕我们都是第一回见到。
▌更严重的动物画作风波
对于黄永玉来说,因动物画作招致风波,并不是第一次碰到。跟以前的画作风波相比,这一次邮票风波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黄永玉与受众、与时代错位后仍然坚持自由个性的特点,倒是一以贯之。
不按套路为动物画像,是黄永玉的标志性特色。早在1964年,黄永玉在河北“四清”运动时,“无聊烦闷”之余,他就简笔勾勒了好几幅写意的动物画作,并给每一幅动物画作配上一两句的“动物短句”。这些动物画作与动物短句不仅与普遍的大众审美、更是与当时山雨欲来的紧张的创作氛围形成了“错位”。
比如人人喊打的小老鼠,黄永玉为它拟的自白是,“我丑,但我妈喜欢”。他为母鸡作画,调侃地配文,“我创作了,我抑制不住兴奋”。他以童趣的心态描摹螃蟹的“横行”,“可也怪!人怎么是直着走的?”
黄永玉更大胆的地方在于,他在动物画作的语境里使用时代中那些宏大的、正确的词汇。这或许不是黄永玉有意解构,但至少说明了千篇一律的口号不会掩盖他的天马行空和奇思妙想。
比如他这样写蛇的自白,“据说道路是曲折的,所以我有一副柔软的身体。”“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可是政治真理般的存在,黄永玉轻轻消解了它的严肃。他这样写蜘蛛,“在我的上层建筑上,有许多疏忽者的躯壳。”沙鳖望着退潮,黄永玉替他发出了尖锐的感慨:“看啦!人类的文明在可悲地倒退啊!”在那个时代,“个人主义”是危险的特征,但黄永玉经由浑身是刺的刺猬发出有趣又戏谑的诘问,“个人主义?那干嘛你们不来团结我?”
在动荡岁月中,这些作品被知情者揭发检举为“毒草”,让黄永玉遭遇了残酷的批斗。
黄永玉没想到的是,他所绘的这些动物画作里,最危险当属一只猫头鹰。黄永玉这样为猫头鹰创作动物短语:“白天,人们用恶毒语言诅咒我,夜晚我为他们工作。”黄永玉本人是喜欢猫头鹰的,他知道猫头鹰是捕鼠能手,他所画的猫头鹰呈现的只是猫头鹰的习性而已。但这幅猫头鹰画作,为之后更严重的攻讦埋下伏笔。
1973、1974年,黄永玉又一次画了一幅随意之作《猫头鹰》,因遭到小人举报而成为当时“批黑画”运动的对象。黄永玉回忆说,他的《猫头鹰》一开始挂在被批斗的100多幅“黑画”的第七位,但很快又挂在了第一位,成为首当其冲的讨伐对象。那时候刊发的批斗文章将新账旧账一起算,把两幅《猫头鹰》画作联系起来,批评道,“黑画的炮制者们也采用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的卑劣手法……射出了一支支的毒箭……这哪里是什么动物,分明是地主资产阶级的化身!”(参见李辉:《追寻“黑画事件”始末》,《书城》2008年8月号)
现在看来,黄永玉一生中时常遭遇这样的“错位”,因为动物画作招惹的风波就接二连三。只不过在那个特殊年代,与时代错位的后果严重可怕得多。这也愈发凸显黄永玉艺术与人格的难能可贵——在那种错位意味着危险的氛围下,黄永玉仍然保留着他自由的创作个性。
所以,在最晦暗的岁月里,他仍然在诗作里写道:“如果,挖了我的眼睛/再也不能画画/我,就写许许多多的书/如果,打断我的双手和双脚/我还有嘴巴能说话/如果/眼瞎了/手脚断了/喉咙也哑了……/我,就活着/用心灵狠狠地思想/如果/把我切成碎块/我就在每一个碎块里微笑。”
今昔对比,在年初的邮票风波中,有人担忧黄永玉99岁高龄了,网友的一些批评会不会影响到老先生的心情?出发点虽好,却把老先生看得脆弱了。黄永玉大风大浪都过来了,网上的争议也只是毛毛雨啦。
▌“雄强尚义”支撑的自由个性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这样夸赞黄永玉,比如他是“老顽童”,他很“好玩”,他有“赤子之心”,比如白岩松立愿“老了就做黄永玉”……
趋同的褒扬声,常常让我们以为“好玩”就只是一种个人选择,好像谁想要“好玩”都可以,年轻时不“好玩”,那么就老了再“好玩”……
可实际上,无论是邮票风波还是过去岁月更严重的画作风波,都提醒着我们“好玩”背后,要承受住与大众审美、与时代风向“错位”所带来的批评、非议甚至打压。而扪心自问,你是选择“趋同”,还是坚持“错位”的个性?
当然也要看到,不能将“趋同”简单认为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批评这是“个人不够勇敢”,“凡”与“俗”是普遍的人性,“趋同”很多时候是一种无奈的结果,要给予理解的同情。
就比如,80年代黄永玉给比他大十多岁的朋友曹禺写信,直言不喜欢曹禺后来的作品。黄永玉坦率地写道:“你是我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从一个海洋萎缩为一条小溪流,你泥溷在不情愿的艺术创作中,像晚上喝了浓茶,清醒于混沌之中。命题不巩固、不缜密,演释、分析得也不透彻。过去数不尽的精妙的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一筐的隽语,都消失了。”
很多人也曾有过“个性”,但“为势位所误”,开始“不情愿”地“趋同”,久而久之就成为“随大流”了。黄永玉能看见曹禺困境的源头,大度的曹禺没有因为黄永玉的批评生气,他回信感谢黄永玉,“真使我惊服的,是你经过多少年来的磨难与世俗的试探,你保持下你的纯朴与直率”。他还将黄永玉这封信一页一页端正地放在照相簿里,可以随时翻阅,时时自我提醒。
曹禺的回信,点出了黄永玉所谓“好玩”个性背后的可贵之处,那就是无论多少磨难和世俗试探也“不改其志”。这种“不改其志”,用黄永玉的凤凰老乡刘一友的话说,黄永玉的“幽默通达”背后实际上是“雄强尚义”在支撑,那是一种“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的勇士性格,无论遭遇怎样的风波,都不畏艰辛、宠辱不惊,“不叫喊、不求饶、不挣扎、不倒下”,顽强地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这,又让人想起黄永玉的表叔,另一个自由的灵魂沈从文。
所以,黄永玉的“好玩”,本质上是因为他是自由的,他得以自由,是因为他的“雄强尚义”“不改其志”,他或许就不在意“错位”的存在。
就像黄永玉说的:“我创作的任何作品,只有极少的情况下,是人家命令我做的。也不是如实描写,而是加入了我的艺术处理表达出来的。我做出来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就是‘自由’了”。由此,在禁锢的年代里,他还在嬉笑怒骂地写“动物短句”,在看似包容却愈发“趋同”的互联网氛围中,他敢于在全国发行的兔年邮票上画一只蓝色的兔子。
也正因为有这样自由的个性,黄永玉才有如此传奇的一生:战乱年代自学成才,以木刻起家,拓展至漫画、油画、国画、雕塑、工艺设计等;做过瓷场小工、小学教员、报社美术编辑、在美术学院当过老师,写过剧本、诗歌和小说;年过五十之后考了驾照,不停地买豪车,尤爱法拉利;83岁登上时尚杂志封面,90岁每天工作10小时写百万字的长篇小说;99岁还因为蓝兔子上热搜,遗嘱里强调“我的骨灰作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
我们以为这只是“好玩”而已,却忽略了如果没有“雄强尚义”“不改其志”支撑的自由个性,不会有这样“好玩”的灵魂。“好玩”看似简单,看似人人可学,可“不改其志”的自由人格太难了,这样稀缺的人格我们时代还会有吗?如果有的话,我们该如何尊重与呵护,而不是要求他“趋同”?
如今黄永玉已经永远地到他的无愁河安息了。我们哀悼也痛惜。以后还会有人像他那样画兔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