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4日上午,《面向中国公众的气候叙事:六类公众与叙事原则》报告发布会于清华大学未来媒体实验室举办。本次发布会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气候传播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主办,得到了能源基金会的大力支持。活动正式发布了《面向中国公众的气候叙事:六类人群与叙事方案》报告,并由该项目研究负责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气候传播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繁旭对报告内容展开了详细介绍。
《面向中国公众的气候叙事:六类公众与叙事原则》
(相关资料图)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教授,学院党委书记胡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教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柴麒敏主任,能源基金会策略传播项目高级项目主任荆卉分别发表致辞与讲话。发布会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气候传播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匡恺主持。
曾繁旭教授表示,该报告扎根中国语境,以回应中国气候传播实践中的普遍性问题与困惑为目标,其分析与结论主要基于8077份公众问卷数据,并结合了焦点小组与深度访谈所获质化材料。报告采用聚类分析、叙事分析等探索性方法,以生活信念为底层逻辑,以气候议题为依据,将中国公众分为了稳健的正统派、自我的疏离者、热血的奋斗族、洒脱的安逸族、中庸的务实派与审慎的观察者六类人群,并为不同人群拟定差异化传播目标,生成了相应的气候叙事方案。报告尝试重新理解“双碳目标”中的公众角色,推动气候传播实现从“精英告知范式”向“公众参与范式”的转换,进而构建中国本土的气候传播网络,并通过行业合作的方式,助力中国气候传播实践走向分众化、策略化与科学化。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气候传播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繁旭
周庆安院长表示,气候变化是各国高度关注的议题,也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关切。在此背景下,公众的气候参与愈发值得关注。报告具有前瞻性地将“气候”和“公众”作为两大关键词,着眼于气候议题与中国公众接合,搭建了学界、业界和公众沟通的桥梁,为本土气候传播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新起点。期待各领域学者集思广益,将报告成果推向更深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教授
胡钰书记指出,将气候传播作为研究重点,体现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学术定位上的世界意识、问题意识。本次报告是学院在气候传播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学院将持续支持项目研究,推动报告实现两类转化:一是从学术成果向实践转化,推动气候传播实践发展,二是报告的世界性转化,推动相关成果走向世界,与学术前沿进行对话。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胡钰教授
贺克斌院士表示,气候领域不仅呼唤技术与管理手段的创新,更离不开大规模的公众参与。以曾繁旭教授为代表的传播学者进入气候这一关键领域,不仅展现了清华学者回应时代命题的担当,其团队研究成果更令人鼓舞。报告对中国公众进行创造性分类,为面向中国公众开展气候传播提供了切实的行动指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教授
柴麒敏主任认为,气候变化涉及多学科、多行业,正因其复杂性,公众对其认识也角度各异。本报告以公众生活信念为引,体现了在气候议题上凝聚社会共识的时代价值。报告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基于对气候传播新议题与新特征的总结,为未来气候传播锚定了重要话题。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柴麒敏主任
荆卉主任指出,报告聚焦公众与气候变化的关联,旨在增进公众内驱力和效能感,进而参与气候行动。报告提出了面向不同人群的叙事目标和策略,以期为实践者提供有益参考。荆卉代表能源基金会向研究中心的付出表示感谢,并期待各界同仁一道为气候传播事业添砖加瓦。
能源基金会策略传播项目高级项目主任荆卉
此外,活动现场设置了“学术论坛”与“行业论坛”两场圆桌讨论,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聘副教授、气候传播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戴佳主持。学术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李晓江,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室研究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社会学室主任、中国省级双碳指数课题组负责人阳平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陈梁等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围绕气候传播研究路径、报告内容等展开对话交流。行业论坛上,中国日报主任记者张周项、澎湃新闻首席记者刘栋、中国华电品牌与宣传中心副主任王玮、创绿研究院气候与能源组资深项目专员陈蓥婕等业界代表分别从媒体、企业、公益组织等多维角度出发,就报告成果与传播实践的结合各抒己见。
能源基金会策略传播高级项目主管黄玮作总结发言。黄玮表示,与会嘉宾的精彩分享为团队后续工作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包括推动气候传播与社会议题的结合、解决公众气候认知的共性问题、寻求气候传播差异化和公众化的平衡,亦包括从社会科学研究层面加强分众话语体系建设等。研究团队将继续拓宽思路和视角,利用更多学科交叉和创新的方法解决实践需求,沉淀兼具世界意识与问题意识的学术资源,促进各方更广泛的交流合作。